手机版

王楚钦球拍又受损,这次调查不能不了了之|荔枝时评

时间:2025-05-20 18:15:00

文/郁风

(作者郁风,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时事评论人;本文系荔枝新闻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当地时间5月19日下午,国际乒联多哈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混双1/16决赛中,王楚钦又拿到了相似的“剧本”。在赛前检测环节,王楚钦的球拍出现受损情况。从现场视频转播镜头来看,他的球拍胶皮出现了明显裂痕,最终被迫更换副拍继续比赛。

尽管比赛顺利晋级,但对此次球拍受损事件,中国乒协提出了严正抗议并发起申诉。国际乒联也就此发布声明,称与中国乒协举行了特别会议进行沟通交流。中国乒协主席王励勤要求调取监控并且要求调查事件原因。为避免该类事件再次发生,中国乒协提出了三点意见,国际乒联一一进行了回应。

中国乒协的三点意见及国际乒联回应。图/国际乒乓球联合会

中国乒协提出的这三点意见,完全是正当的、合理的,既是维护本国运动员的应有权益,也是维护赛事的公平性、专业性和透明性原则。目前,国际乒联已要求所有裁判员在工作过程中小心谨慎对待球拍,并将继续深入调查球拍受损原因,形成书面调查报告。

如果说2024年巴黎奥运会,王楚钦的球拍在混乱中被人踩断还能算“意外”,而这次球拍却是在先前完好无损的情况下,送检后出现问题,那很大程度上需要由赛事检测方承担责任。比如,有无暴力掰开?有无第三方无关人员接触?赛事方需在严谨、细致的调查后给出回应。

一副专业运动员的球拍价格动辄上万,且往往是运动员独家定制再自己粘上,期间要耗费大量时间心血。专业球拍的胶皮硬度、底板弹性等参数均需长期磨合,临时更换副拍可能导致击球手感偏差,尤其在关键分处理上影响发挥,且球拍无故受损,还可能影响运动员的心理状态。

上次巴黎奥运会,王楚钦就是在球拍被毁更换副拍后,“爆冷”输给了瑞典小将莫雷加德,止步32强。巴黎奥运会失利后,王楚钦的状态发挥受到了明显影响,在此后的男单项目中表现时有起伏,也因此承受着更大的舆论压力。而本次多哈世乒赛,无疑是王楚钦“打破心魔”,证明自己的最好机会,但令他也不明白的是,为什么每次都遇到“意外”。

自巴黎奥运会后,中国男乒主力樊振东和马龙相继退出赛场,世界其他国家也因此看到了打破国乒垄断的机会,日韩、巴西、瑞典、德国等一众国家的选手都对奖牌虎视眈眈。但也正在这种技术均势的情况下,赛事主办方更要维护好比赛的公正性,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公开透明,不出差错,严格保护好运动员的装备。

从巴黎的“意外”到多哈的“争议”,中国乒协的两次维权不仅是为运动员讨回公道,更是在为全球乒坛的公平秩序发声。将装备保护纳入赛事标准,让比赛回归实力与意志的纯粹较量,这既是对运动员的尊重,更是对体育精神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