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健身、自律、无“三高”的年轻人,竟被脑梗找上门!一家医院一个月收治了8个

时间:2025-07-24 17:05:00

说起中风,很多人可能第一时间联想到了春晚经典小品里“得了脑血栓、见谁都哆嗦的吴老二”,但现实是:得中风的患者中,除了吴老二这样的老人外,还有不少“小范、小张”等青年人。

7月24日,镇江市江大附院(又名镇江江滨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柯先金介绍,青年卒中(发病年龄18-45岁)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近一个月以来,科室先后收治了8名青年卒中患者,最年轻的只有32岁。

运动达人,也会中风。

健身、自律、无“三高”

这样的他却脑梗了

6月30日,当范磊(化名)突发脑梗的消息传回单位时,同事们都感到不可思议:“那么健康自律的一个小伙,怎么可能中风呢?”

32岁,身材匀称,日常坚持运动健身,不抽烟饮酒,饮食作息规律,无“三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范磊的年龄、身体状况、生活习惯,看上去无一能与脑梗挂钩,然而,命运却和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当天早晨8:00,范磊起床时发现左臂完全使不上劲,于是赶紧前往江大附院就诊,完善检查后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被神经内科收治入院。

“脑卒中,就是人们常说的中风,包括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约占20%)和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约占80%)。”该院神经内科副主任柯先金介绍,动脉粥样硬化是老年卒中的主要原因,而青年人没有三高、动脉硬化的情况下发生卒中,我们首先会排查心源性疾病因素,其次为动脉夹层、动脉炎等。检查结果也印证了柯主任的推测,范磊发生脑卒中的根源是一种“心病”——卵圆孔未闭。

卵圆孔未闭为何会导致脑梗?卵圆孔是一种生理性的孔道,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于胎儿获取养分的需要,在左右心房中留出了一个孔道,称之为卵圆孔。孔道由两层膜组成,一般在1周岁左右,这两层膜就会黏合在一起,如果没有黏合在一起就称为卵圆孔未闭。

卵圆孔未闭的发生率并不低,约20-34%。当有咳嗽、大笑、打喷嚏、深呼吸等动作时,可使腹压增高,进而右心房压力增高,未闭的卵圆孔裂隙被自右向左打开,此时右心房血液中如果有血栓,可通过卵圆孔进入左心房,最后到达脑部引发脑梗。

卵圆孔未闭与脑卒中之间存在着密切关联,是青年卒中里比较常见的一个病因。需要说明的是,不是所有卵圆孔未闭都需要治疗,大多数卵圆孔未闭合通道在1毫米以下,通常不需要治疗,少数因卵圆孔未闭造成脑卒中的才需要接受封堵手术。

年轻不把高血压当回事

直到脑出血找上门

“降压药一吃就停不下来了,我又不头晕,就一直没当回事。”单位体检查出高血压时,张莉(化名)选择了放任不管,没想到短短几年后,就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治疗

7月2日下午5点,正在工位上奋力敲击键盘的张莉突然感到一阵眩晕,随即出现呕吐、口角歪斜、右侧肢体无力等症状。被送至江大附院急诊完善相关检查后,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高血压病1级(极高危)、脑动脉粥样硬化、低钾血症。

“患者四十出头,觉得自己年轻,高血压没有症状,就不管不顾了好几年,其实是给自己的健康埋下了‘定时炸弹’。”柯主任表示,绝大多数的脑出血,都是大脑内硬化的小血管破裂所引起的,而其中主要原因就是高血压,受长期高血压的影响,血管壁会变得越来越薄,越来越脆,极易形成微小动脉瘤,一旦破裂就会引发脑出血。

接受治疗后,张莉虽然已经脱离生命危险,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语言和行动障碍,需要接受进一步的康复治疗。

1个月8个青年卒中

这几类人群要重点防范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及全球相关研究数据显示:青年卒中占卒中总发病人数的10%至15%,这就意味着,每10个脑卒中患者中就有1个人年龄不足45岁。

近一个月来,江大附院神经内科先后收治了8例青年脑卒中患者,其中4例是传统因素“三高”导致血管硬化血栓形成的脑梗,2例为高血压引起的脑出血,2例为心源性疾病导致的脑梗。“卒中不是‘老年专属’,年轻也不是‘护身符’,青年卒中发病率攀升的趋势,应当得到足够的重视。”柯主任强调,青年卒中相较于老年卒中而言,具有更强的可预防性,他重点提醒以下几类高危人群,要更加注重危险因素的防控。

三高人群: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是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以糖尿病患者为例,当空腹血糖≥7mmol/L时,脑梗发生率会显著增加。

患有心源性疾病的人群:如心脏瓣膜病、卵圆孔未闭或房间隔缺损、心内膜炎、心房黏液瘤、心肌病等结构性问题和心房颤动等节律性问题。

有家族史的人群:有家族性卒中史者,尤其是父母或直系亲属中有卒中病例的,需要定期体检预防。

长期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群:长期吸烟酗酒、久坐不动、熬夜、饮食结构不合理或不规律者,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加卒中风险。

压力大的人群:长期高强度工作、精神压力大、处于竞争性环境中的人更容易因压力诱发血压波动、血管痉挛和卒中的发生。

患有特定疾病的人群:患有红斑狼疮、烟雾病、梅毒等疾病的人群。需要提醒的是,长期梅毒感染会引起脑血管病变,从而诱发脑梗,临床上因梅毒而导致卒中的病例不在少数。

服用避孕药的人群:女性在服用口服避孕药后,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使卒中风险升高。

以上高危人群,应定期至专科门诊咨询,做好筛查工作,避免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

通讯员 孙卉 钱小蔷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万凌云 姜天圣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