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东京7月25日电(记者钱铮)日本京都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近日在学术期刊《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通讯》上发表论文说,果蝇幼虫“营养史”会影响寿命,这项研究成果有助于分析人类生长发育中的相关机制。
京都大学近日发布的新闻公报说,研究人员给果蝇幼虫喂食营养成分不同的饲料,发现如果幼虫食物中含过多的长链脂肪酸油酸、短链脂肪酸乙酸和支链氨基酸缬氨酸等,成虫后即使恢复食用标准饲料,寿命也明显更短。
进一步研究显示,幼虫阶段食用上述食物的果蝇,体内一种名为组蛋白乙酰转移酶的具有生理调控作用的物质功能下降。如果利用基因技术令果蝇幼虫体内难以合成这种物质,那么成虫后的寿命也会明显缩短。
公报说,由于人体内也存在组蛋白乙酰转移酶,这项研究成果有助于分析人类生长发育中的相关机制。过去科学界一直关注幼年时的“营养史”对成年后健康状况和疾病风险的影响,但对具体哪些物质产生影响还缺乏足够了解,这项研究成果可以提供新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