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还原
「案例改编自真实警情,人物信息已脱敏」
2025年5月的一天中午
某餐馆的王老板接到一个订餐电话
一个月后
王老板却收到冻结通知
他发现经营餐馆的周转资金竟因一笔
“好心帮忙”的转账被锁死!
这通看似平常的订餐电话
究竟布下了怎样的连环圈套
又是哪些温情话术
让他一步步沦为骗子的“工具人”
1、初次交易、埋下伏笔
王老板接到男子的订餐电话,对方点了三道菜,要求送到某小区。结账时称“在外地出差”,让老板加他老婆微信收款,还特意嘱咐“餐放门口就行,别敲门”。王老板照做后,对方很快转来了餐费,交易顺利得让人毫无防备。
2、温情攻势、突破防线
半个月后,该男子的老婆通过微信再次订餐。结账时突然间发来医院病床照片,说“大伯突发重病,钱都交了住院费”,接着话锋一转:“我微信今天限额了,能不能借你的银行卡转笔住院费?” 王老板想起之前的交易,又见对方说得恳切,便答应了。
3、转账操作、陷入陷阱
王老板将银行卡号发给对方,很快收到到账14615元的提示。他没多想就按对方要求转了回去。直到派出所找上门,他才知道那笔钱是涉诈资金,自己的银行卡已被冻结,餐馆进货都成了难题。




骗局拆解
1.小额铺路,麻痹心智:骗子从网上搜来餐馆信息,先以正常订餐为由建立联系,小额转账、指定“放门口”等细节,看似贴心却暗藏玄机——既避免见面露馅,又通过几次交易让商家放下戒心。
2.情感绑架,突破防线:熟悉后抛出“微信限额”的借口,搭配医院照片、亲人重病等悲情故事,利用商家的同情心和“不想得罪熟客”的心理,降低对转账请求的警惕。
3.借壳转账,洗白赃款:让商家提供银行卡号,实则是将其账号作为“洗白”涉诈资金的中间环节——受害人的钱先到商家账户,再经商家之手转到骗子手中,完成“合法化”洗钱。
4.牵连商家,追悔莫及:一旦涉诈资金流经商家账户,无论是否知情,银行卡、微信支付宝都会被冻结,轻则影响日常经营,重则可能因“涉嫌帮信罪”被调查。

警方提示
1. 坚决不替 “熟客” 中转资金
哪怕是有过几次交易的人,提出“借卡转账”“帮忙收款” 等要求时,必须果断拒绝——正常交易只收餐费,额外转账一概免谈。
2. 坚决不泄露收款账户信息
银行卡号、微信支付宝收款码是资金安全的第一道防线,绝不能将个人收款账户等信息透露给他人,避免成为骗子洗钱的工具。
END
转发给开店的朋友!
陌生订餐者的“转账求助”
要警惕借银行卡、代收代付
这是洗钱的诈骗套路!
每一次心软帮忙
都可能让店铺资金链断裂!
每一次果断拒绝
才能守住多年经营的心血!
来源:株洲石峰公安
↓ 留言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