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教育数智化战略行动加速推进,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深刻影响着教育、设计与艺术领域的内在逻辑与外在结构。在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时代浪潮下,5月24日,由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携手清华大学出版社主办的第二届人工智能赋能设计学科建设大会暨首届“智艺融合”(AI+Art)教育发展论坛在济南开幕。

本次大会以“AI赋能下的艺术设计教学创新与教材建设”为主题,紧密围绕国家学科建设创新、人才培养革新、产教融合升级三大战略导向,设置八大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汇聚产、学、研多方精锐力量,致力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为数智经济和文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筑牢人才根基。
“在人工智能的发展过程中,如何实现对教育人才培养和产业的影响,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内容。”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董占军在做报告时说,作为人工智能三要素之一,数据库是人工智能时代中国艺术国际传播的关键,“人工智能需要大量的‘饵料储备’,数据库中数据的丰富程度会影响将来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所体现的文化元素。从我们设计学的角度,后续需要从语料库和数据库的建设方面来做文章。”
2023年以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全国艺术类院校中率先系统谋划与全面布局,以学科交叉、产教融合为切入点,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设计教育教学改革。目前,由董占军担任丛书主编、泰山学者团队领衔开发的“高等学校设计+人工智能(AI for Design)系列教材”已推出14种新书,在推动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智能化升级方向进行了落地实践,并积极培育了兼具技术与艺术思维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
会上,虚拟现实研究中心揭牌成立,并进行了对上述系列教材的新书发布启动仪式,为首批“智艺融合”系列教材的牵头院校颁发了高质量教材建设基地荣誉证书。“智艺融合”教育发展论坛专家委员会宣布成立,将汇聚行业顶尖智慧,为人工智能与设计艺术教育的融合提供专业指导。
同时,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数据分析与创新应用大赛在会上启动,计划通过三个维度开展成果运用:优胜团队可直接晋级全国大学生“区块链+”应用大赛,获得更高层次经济与资源的对接机会;获奖作品将推荐给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社择优纳入人工智能与新媒体艺术创新实践教材;优秀作品将推荐给山东省博物馆、山东美术馆巡展,并通过数字化技术增强观众体验。
大会积极打通产学研协同链条,全力构建智能艺术设计教育共同体。会议时间为5月23—25日,除主论坛外,本次大会特别设置AIGC+设计教学、动画与数字艺术、游戏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智能人居设计、人工智能技术、数智化美育、产教融合八大分论坛,全方位、多维度地呈现智能艺术教育的前沿探索成果。
接下来,山东省教育厅将积极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行动,组织开展重点领域教学改革试点项目,出台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若干措施,不断健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强化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为推动师生素质素养提升和体制机制创新做出积极探索。
(大众新闻记者 刘姝彤 郭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