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革命之路——胡志明同志在中国”专题展览在穗开幕,并发布红色游学线路

时间:2025-05-10 21:26:00

2025年是中越建交75周年暨“中越人文交流年”。5月10日,“革命之路——胡志明同志在中国”专题展览在广州起义纪念馆开幕。

展览通过实物展品205件/套,历史照片、图表305张等,全面展示胡志明同志在中国的活动及对缔结中越友谊的贡献。展览开幕式上还首次发布了“胡志明同志革命足迹·广州”红色研学线路。

展览开幕仪式

胡志明相关展品的首次集中展示

本次展览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广州市文物局)指导,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以下简称“广东革博”)、越南胡志明博物馆主办,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昆明市五华区博物总馆、靖西市壮族博物馆、柳州市军事博物园、中国红军第八军革命纪念馆联合主办,旨在增进中越人文交流,赓续中越传统友谊。

展览现场(黄宙辉 摄)

展览以“革命之路”为主题,分为“志同:筚路蓝缕 创建组织”“恩深:同仇敌忾 抗御外侮”“义重:互相支持 亲密往来”“情长:友谊之光 共谱华章”四个部分,以胡志明在中国的光辉足迹为线索,深入挖掘、系统梳理了与胡志明同志和中越友谊相关的文物藏品、档案文献以及历史照片,全面展示胡志明同志在中国的活动及对缔结中越友谊的贡献。

展品:洪水将军抗日战争时期使用的毛毯(黄宙辉 摄)

展品:记录胡志明化名王达人发表演讲的《中国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会议记录》(黄宙辉 摄)

展览汇集广东革博、越南胡志明博物馆等中越两国文博单位205件/套展品,这也是有关胡志明同志展品的首次集中展示。

记者在现场看到,记录胡志明化名王达人发表演讲的《中国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会议记录》(国家二级文物)、洪水将军抗日战争时期使用的毛毯(国家二级文物)、越南共产党成立时的党旗等丰富展品,让观众对这一段时期的革命故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此外,展览还设置了“胡志明洞”“柳州蟠龙山拘留所”“友谊关”等场景,生动再现胡志明同志在中国从事革命活动的难忘片段、感人事迹和精彩故事。

中越八家文博单位首次携手办展

本次展览是广东革博与越南胡志明博物馆深化合作的又一重要成果,将持续至8月10日。自2006年两馆建立合作关系以来,双方已经联合推出12个展览。

广东革博与越南胡志明博物馆互赠纪念品

广东革博馆长易西兵介绍,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旧址、“越盟”靖西办事处旧址、胡志明旧居、越南共产党驻龙州秘密机关旧址等,是胡志明同志和众多越南志士在中国的革命印迹,是中越友好的历史见证和“红色纽带”。

本次展览是中越两国八家文博单位首次携手合作。除了在广州展出,下一步展览还将赴越南嘉莱博物馆、顺化市胡志明博物馆、胡志明博物馆胡志明市分馆,以及中国国内多家博物馆、纪念馆展出。

来宾参观展览(黄宙辉 摄)

越南胡志明博物馆馆长武孟荷表示,此次展览是在落实越中联合声明精神、继续传承和发扬越中传统友谊的背景下举办的,是两馆长期紧密合作关系的又一成果。

观众参观展览

展览开幕当天下午,主办方还举行了“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中越友谊”交流座谈会。来自中越两国的多家博物馆、纪念馆代表齐聚一堂,围绕主题进行深入交流探讨。

“胡志明同志革命足迹·广州”研学线路发布

胡志明同志是深受中国人民尊敬的老朋友。自1924年11月到达广州,他在中国开展革命活动长达12年,先后在广州创立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创办越南青年政治训练班,在香港成立越南共产党,为越南的革命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时期,他辗转于延安、桂林、重庆、昆明等地,积极参与和支持中国抗战,与中国人民并肩作战,结下了深厚情谊。新中国成立后,他多次访华,足迹遍布中国各地,进一步加深了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

来宾参观展览

今年4月,中越两国启动“红色研学之旅”项目,中方邀请越南青年来华,沿着两党两国老一辈领导人的革命足迹,探寻中越友好的红色基因。

广州是中国民主革命的策源地,也是胡志明同志在中国开展革命活动的起点。在展览开幕式上,“胡志明同志革命足迹·广州”红色研学线路正式发布,首批包括11处旧址。

从中共广东区委旧址到越南青年政治训练班(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旧址,从黄埔军校旧址到广州公社旧址,研学路线沿着胡志明同志及越南革命者的足迹,重温两党两国老一辈领导人的奋斗历程,见证和传承中越友好的“红色纽带”。

文 | 记者 黄宙辉 通讯员 邹婷图 |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提供(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