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南海实验中学一位深耕教学,同时也是全国模范教师、正高级教师黄东梅老师分享了自己的见解,强调教育应坚持“育人为先,成人为基,能力为要”的理念,在拥抱技术革新的同时,更要守护教育的根本——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

黄东梅老师指出,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如何做人。正直、善良、诚实、勇敢、坚韧、宽容等品质,是形成健全人格的核心要素,也是人工智能永远无法替代的人类价值。“在技术的浪潮中,我们要学会甄别教育的‘变’与‘不变’,”她表示,“工具革新值得拥抱,但人的同理心、正直与善良,只有在真实的相处与行动中才能形成。”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变得空前便捷。然而,这位教师认为,真正的挑战和重点在于如何将知识转化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个好的课堂首先应促进对知识的深度学习,其次要能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回答或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她进一步阐释,学习是一场“值得真正奔赴的成长之旅”,其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让学生磨练思维、塑造心智,具备满足未来社会需求的实际能力。唯有如此,教育才能为世界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当谈到“好老师”的标准时,她强调:“首先一定要爱学生。”一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更要致力于将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能力,这才是衡量教学成效的重要尺度。
这一观点在当下以技术驱动为导向的教育改革浪潮中,重新引发了人们对教育本质的深入思考。
文/南海融媒记者 崔凤瑜
图/视频/南海融媒记者 崔凤瑜 陈锦雄 吴金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