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拿专利、上直播、办节庆 连云港这个农场党支部把“土产业”做活了

时间:2025-08-14 11:35:00

“个头达标,活力十足,可以发货!”8月10日,江苏农垦云台农场云水湾生态水塘边,党支部书记卜驰龙捞起一网南美白对虾,活蹦乱跳的虾群在夕阳下泛着银光。就在这片田埂塘口旁,这个刚捧回江苏农垦2025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奖牌的党支部,正用“田间地头解难题、科技赋能提品质、线上线下拓销路”的“土”办法,让1300亩湿地变身“聚宝盆”,书写着“党建强、企业兴、产业旺”的乡村振兴答卷。

直播带货

科技为笔,在泥土里种出“金字招牌”

作为连云港“云台农庄”品牌核心基地,云水湾党支部深知“品质是硬道理”。在60余亩智能大棚里,全自动遮阳和水肥一体化系统让西红柿、葡萄等果蔬“吃喝”精准——口感番茄亩产值达5万元,党员牵头研发的“西红柿智能施肥装置”还斩获国家专利。

1300亩湿地公园里,党员责任区的绿色种植标准贯穿全程:有机肥、生物菌肥成“新宠”,农药化肥用量锐减。这份较真让“云台农庄”底气十足:葡萄、桑果入选《全国绿色食品标识使用典范》,无土番茄、灵芝等特色产品铸就“高科技+高品质”招牌。

查看南美白对虾生长情况

农旅融合,让田埂变成“打卡地”

“离市区10公里、高速出口2分钟车程”的区位优势,被党支部转化为“生产变游玩”的巧思。“金色浪漫”油菜花海、“紫红诱惑”桑葚采摘、钓小龙虾、甜蜜葡萄季……一年四季的主题活动,今年已吸引7万游客。

智能大棚成了“自然课堂”,虾蟹共生荷塘成了“生态宝地”。党员化身讲解员,接待70余批研学团队,连廉政教育都融入“莲・廉”文化基地,让“云台农庄”的故事既有农味,又有文化味。

云台农场云水湾生态园

新招迭出,把农产品卖向全国

“让城里人看看现在的农场!”入党积极分子叶倩雯、江金泽带头玩转新媒体:539条聚焦“科技种养”“生态美景”的短视频,全网播放量超400万次。借势江苏省足球超级联赛,党支部推出“线上猜比分+线下游农场”活动,涨粉500+,打响活力名片。

“双直播间”模式更见实效:户外直播葡萄生长实况,室内详解产品细节,“15分钟快闪转场”“预售倒计时”吊足胃口。今年“6・18”开播仅20分钟销售额即达1.3万元,转化率提升20%,蝴蝶兰、大米销往全国20多省市。

线下渠道同样通畅:市区直营店3小时直达餐桌,配送近10个社区团购群,上半年销售额超200万元;与60余家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合作的研学团建,以及水上餐厅外卖,让龙虾、草莓等特产“变身”多元增收点。

葡萄园里直播带货

田间课堂,把组织力变生产力

“问题在哪儿冒头,就在哪儿碰头”,是支部不成文的规矩。智能大棚、生态荷塘、研学基地,这些生产一线就是“主课堂”。去年大棚西红柿发病,支委会直接开在病株前,现场会诊快速控蔓延;“技术骨干带党员、党员带群众”的链条,让18名党员领着11名高学历入党积极分子(本科及以上超七成)扎根泥土,把“学历再高也得懂泥土性子”的道理,化作实实在在的收成。

如今,捧着“先进基层党组织”奖牌的云水湾党支部,已忙着启动葡萄采摘季(将持续至10月中下旬)。党员攻关小组在捣鼓“立体共生种养系统”,研学团队在开发新“农事体验课”,直播间里“全息产品展示”正点亮……党旗飘扬的田野上,乡村振兴的答卷还在续写新篇。

通讯员 赵威娜 朱倩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凌飞